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1章(1 / 2)





  不过李信看似稳健的计划当中,有一丝疏忽。楚国名将项燕,有一块封地,在陈的南部不远处,叫项城。项燕作为楚国上柱国,自然成了楚国抵抗秦国的总指挥。如果说李信有什么没有考虑周全的话,那就是忽视了项燕和项城的存在。在李信看来,楚军由谁指挥并不重要,项燕的封地在哪儿更是无关痛痒,一副以我为主的姿态。

  李信十五万大军,开赴城父之前,先到陈城,从昌平君处获得补给。昌平君是楚王负刍的兄长,他在秦国高居御史大夫一职,昌平君在楚国的声望不亚于楚王负刍。这三年,昌平君得到秦国的支持割据陈城,楚军中的将领,竟然没有人敢领命来讨伐他。

  李信在陈城获得补给之后,按计划东进抵达城父,准备占据这个屯粮的小城。而昌平君则留在陈城安抚军队和民众,他调动了数万军力民力,给李信的大军运送辎重。在李信军抵达城父之时,平舆那边也传来好消息,副将顺利拿下了该地。两军准备在城父会合,南下攻打寿春。

  其实李信还有一个选择,就是攻打项燕的封地,迫使项燕提前应战。如果这样,项燕势必不会让自己的封地落入秦军手中,秦楚的决战就会提前上演。那个时候,不能说秦军有十足的把握取胜,但起码双方都在明处,势均力敌。李信以及秦军将领,并没有考虑这个方案,在秦人看来,楚人三大家族的封地很多,秦人管不了谁的封地在哪,都是楚国的土地就对了。

  李信并不知道,在给秦军运送辎重的楚人身后,有一支二十余万的楚军,由项燕统领,尾随秦军已经三天三夜,他们像一群追踪猎物的饿狼,随时准备凌厉扑上来吞噬猎物。

  李信万万没有想到,昌平君居然暗中向楚王负刍称臣,项燕的楚军主力,正是隐藏在昌平君运送粮草辎重的楚人身后。就在秦军修筑壁垒,建造攻城器械的时候,项燕发动楚军,对秦军后队进行了突袭!

  一天下来,秦军阵亡过万,李信迅速组织秦军迎战,同时在后方修筑营垒。几天之内,秦军逐渐稳住阵脚,营垒也初见规模,总共折损人数一万五千。楚军早有准备,他们从城父城中运出许多攻城器械,第一天就攻克两座边缘的楚国营垒,一万秦军一个都没逃出来!

  李信结阵向西方撤离。途中楚军不断冲击秦军的防线,各有伤亡。随后李信和副将两军会师,然后向北撤离到魏国旧地,但是损失何其惨重!李信清点大军,损失七名都尉,以及这七名都尉所辖三万五千人马,也全军覆没了。其他各队人马也均有不同程度重创,秦军二十万损失近半!

  以李信的性格,当然是不会轻易放弃,可是目前的士气和兵力,实在是不可能扭转乾坤,李信只好送军报到咸阳,向秦王请罪。

  .

  嬴政接到战败的噩耗,半响没有说话,神色黯然。他盲目自信,但现实给了他一个残酷的教训!

  秦国从灭韩开始,到攻打赵国、燕国、魏国,一路都很顺利。虽然有一些小的波折,比如赵国将领李牧顽强抵抗过一段时间、魏国的都城大梁难攻,但是秦军没有过大的败绩。此次是统一过程中,秦军遭遇到的,最重大的挫折!

  他放下军报,面罩寒霜,静静地坐在殿中。云音知道这个消息,也是大吃一惊!虽然她听尉僚说过,此战胜负难料,但是没想到,秦国会败得那么惨!

  空气中充满着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息。宫人们都心惊胆战地低头垂手,能站多远站多远、能不出声就尽量不出声,一个个巴不得在殿中隐形!大家觉得,看这情形,不知在伺候的人里面,谁又要成为秦王出气的倒霉蛋?

  几个宫女在殿外,抬着一壶清水,你推我我推你,都不敢送进殿去。这时候,嬴政心情那么差,谁都不想往他跟前凑!

  云音看到,从宫女手中接过水。她反正是躲不掉,他情绪低落,她应该和他在一起。嬴政低头想了很久,云音就在旁边陪着他。

  他一向是个骄傲的人,拥有世上最强的军队。这次战败的打击,对他来说,自尊很受挫!

  良久,他终于抬起头,似乎接受了这个事实。

  “召李信回来吧,”他吩咐道。

  黄门侍郎拟旨发出,云音倒了一盏水,递给他。

  “我这次,确实是错了。”旨意发出,他像是自言自语,也像是对云音说话。

  “自古要成大事,都不容易,更别说一统天下这样的伟业。总会有一些波折,”云音只能这样安慰他。

  他沉默不语。

  云音想到李信,他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?他年轻气盛、盲目自大,这次真是说大话,闪了腰了!说起来,他决策失误,折损出征秦军将近一半的兵力,论死罪也够了!蒙娉婷刚和他定亲,如果他出事,蒙娉婷不就成望门寡了吗?

  “李信将军回来,大王会怎么处罚他?”

  “寡人用人不当,主要的过错在我。李信,是个好将军;但做三军主帅,和楚国对战,还欠火候!”

  云音没有想到,他能这么爽快地承认错误,她看史书上所写,有些君主是死不认错的!就算有了过错,也多半是推给臣下。

  众宫人战战兢兢了多日,嬴政倒是没有找人撒气,只是自己反省,整天闷闷不乐。

  过了一些天,李信率剩下的军队回来,垂头丧气,进殿请罪。嬴政觉得,是自己用人失误,并没有从重处罚他,只是降级罚薪。

  .

  关于攻楚之事,嬴政和国尉尉僚在殿中商议。

  嬴政道:“寡人后悔,当初不听先生之言,才有今日的惨败。昌平君此人可恶!”

  尉僚暗想,当年秦王好不容易才留住自己,一开始对自己言听计从、态度谦虚;现在越来越自负,有时候听不进劝谏。这次可算是吃了大亏!

  “李信作战水平一流,要是论政治嗅觉,就差强人意了。昌平君终究是楚国宗室,他重新投向楚人再正常不过。我让李信在战场上,要密切注意楚将项燕的动向,他也不重视我的话。终究是太年轻,缺乏经验!”

  “以先生看,怎样才能攻下楚国?”

  尉僚道:“攻楚,是一场艰巨之战!楚国兵强马壮,又有名将统领,这战并不好打。以臣看来,还是要起用稳健的老将王翦,多派军队,方才有胜算。”

  嬴政点头道:“寡人拟一道旨意,宣他回朝。”

  尉僚考虑得全面,“王翦被贬斥出京、还乡养老,心中恐怕有些不快。如果只是宣召、或者派人去请,他多半称病不会回来。恐怕要大王亲自登门造访、表示诚意,才能请的动他。”

  “也罢,”嬴政沉吟一会儿,道:“只要他能出山,寡人亲自走一趟。”

  嬴政决定,亲临王翦的故乡频阳,请他回来统领秦国大军。

  他说去就去,当天就要动身。云音也想随行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李信吹牛皮,惨了吧这次?啪啪打脸了。。。

  这个项燕,是项羽的祖父哦

  ☆、请将

  嬴政打算到王翦的故乡,亲自把他请回来。

  云音有些惊奇,他一个大国君主,为了统一大业,能立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也愿意低头去求一个臣子,还真是有过人之处!怪不得,秦国在他的手上能发展壮大,灭掉几国!这样想着,心里还真佩服他。

  云音和宫女服侍嬴政换上便装:一套白色的深衣,滚着深紫色的边,外罩一件青蓝色的外裳,头上戴着玉冠。他这样子,倒像是出门去访亲拜友的富贵公子。不过,他久居上位,目光中有不怒而威的气势;就算穿着寻常衣服,和平常人还是不太一样。

  “你总说呆在宫里闷,今日出门,你也一起去,”他看出云音的想法。云音欣喜地答应一声,也换了便服。